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节 (第1/4页)
??这一下子把所有人都打了个措手不及,这眼看就要出征了啊,前两天英国公还活蹦乱跳,好吧,快八十岁的老人说活蹦乱跳也不太可能,但是看上去很健朗啊,怎么这两天……就死了呢? ??事实上,李绩虽然看上去硬朗,但毕竟也是在战场上打滚一辈子的人了,身上打伤小伤陈年暗伤不知道多少,平时不闹毛病的时候看起来还好,一旦闹起来就很难过,最近李绩还要操心出征问题,结果就……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无论是朝上还是军中气氛都瞬间低迷了,李显突然想起了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现在还没出师呢,主帅死了,对大唐上下都是个打击。 ??这个时候姜恪站出来了,奏请领兵出征,姜恪的奏请大家都不意外,在李绩去世之后,朝上能够跟李绩的战绩勉强一比的也就姜恪了,实际上姜恪的资历比李绩差远了,他虽然也是一员名将却比不上李绩的赫赫战功。 ??现在大唐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人才断层,文臣还好,武将就非常难得了,在那批开国将领一个个的逝世,小一辈的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真的是太让人发愁了。 ??朝廷的决议是姜恪为丰州行军大总管,以伐突厥。 ??因为之前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虽然让李绩出征也不是让他一个人拿主意的,姜恪也跟着出谋划策喝酒,所以姜恪的接替也不算太猝不及防,基本上就是姜恪的奏请一被准许,很快就领兵出征了。 ??在出征的时候,太子李弘代替李治为大军送行——李治倒是很想自己来,但是他的身体实在是支撑不住,所以只能让太子和诸亲王率百官相送。 ??说实话,大冬天的李显看着那些士兵们他都觉得特别冷,唐朝没有棉花只有木棉,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显总觉得木棉一点也不暖和,当然啦,他这个身份地位的也不用木棉填充做的衣服,他都穿貂裘的。 ??可是士兵们……他有点发愁,寒冬腊月越是往北走越冷,万一大家经受不住怎么办? ??结果他的担心还真担心对了,打仗这种事情高层和平民百姓或许只是看最后的一个结果,所谓的战损有的时候也就是一堆数字而已。 ??在行军的过程中,虽然朝廷已经以就近的原则在北方调兵,可还是有很多士兵在中途寒冻而死,李显看到之后心里也叹了口气,穿越什么的……其实有的时候也挺痛苦的,因为你可能明明已经预见到了某些事情,但是根本无法改变。 ??就拿军备来说吧,李显知道棉花好啊,知道怎么样保暖啊,但是……他做不到啊,一个是棉花如今还在遥远的印度和阿拉伯那边,是啦,旃达钵的婆罗国是地处后世印度境内,但是婆罗国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地方,李显也询问过那里有什么作物,但是都没有听到有棉花这东西。 ??大唐境内没有棉花但是有木棉,可是木棉纤维粗保暖性不如棉花,也不如棉花柔软,更何况……朝廷缺钱啊,士兵用的武器衣服都要发下去,这一度让财政吃紧。 ??大军走了之后,因为通讯不方便,大家只能望眼欲穿的盼着消息,只不过过了几天之后,李显发现其实……很多人的生活已经回到了轨道之上了。 ??沛王李贤奉命去李绩葬礼上致奠,而解决了出征问题之后,对于李绩的一系列的追赠也下来了。 ??李治为了表示他对李绩逝世的悲痛,一连辍朝七日,同时赠李绩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堪称是死后哀荣了。 ??而李绩的功绩也配得上李治这样做,当然最主要的是李绩一直都是站在李治这一边的,当初哪怕那么多人反对立武氏为后,李绩也坚定的拥护李治的主意,他的态度也影响了很多人。 ??不过就李显看来……他总觉得李绩这是在变相的报复唐太宗李世民——谁让李世民老糊涂的曾经压着李绩那么多年呢? ??李绩的葬礼过后,朝堂上的气氛就渐渐的归于平淡了,姜恪的消息依旧在传来,虽然没有太好的消息但是也没有坏消息,而这个时候……大家也都开始准备过年了。 ??唐朝的年在李显看来十分有年味,他记得后世的时候除了大年三十晚上放炮的时候让他有一种这是过年的感觉意外,其他时间哪里都冷冷清清的一点都没有过年的热闹劲儿。 ??而现在……别说皇宫里了,就他的王府都很热闹。是啦,王府主人就他一个没错,但是整个王府的运转需要很多人的啊,不说那些伺候的下人,就是有编制的就一堆。李显看着他们忙活着准备年货,前一阵子因为打仗而稍微抑郁焦躁的心都慢慢平静了下来。 ??第一次在唐朝过年李显是看什么都新鲜,只不过宫里不需要他帮忙,府里……他的那些下属略能干,也不用他插手,最后他思来想去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