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6/7页)
了。” 张国淦默然。对未来的发展,他看得很清楚,参战案一定通不过,段祺瑞亦一定会呈请总统解散国会,那一来黎元洪将遭遇到极大的难题。 “翼青,”段祺瑞对靳云鹏说,“你打电话给镜潭吧!” 于是靳云鹏到另一间空屋中,打电话给吴炳湘,请他派马队驱散公民团,然后又打电话给在陆军部留守的张世钧,告诉他这出戏吹尾声了。 “明天召集一次临时阁议吧!”段祺瑞交代张国淦,“定在上午十点钟。” “议程呢?” “问问大家的意见,如果参战案通不过,内阁该怎么办?” “这,”张国淦很婉转地说,“是不是私下向大家征询意见,比较能够探出其意?” “不!我希望大家公开表示意见。” 张国淦是秘书长,建言不纳,唯有奉令行事,打电话到国务院秘书处,关照连夜发召集阁议的通知。 段祺瑞准十点钟到了国务院,随即进入会议室,放眼一望,不由得愣住了,阁员还只到了一个——教育总长兼代内务总长的范源濂。 “今天怕要流会了。”张国淦听说总理已到,匆匆赶了来,手里拿着一大沓信。 “怎么,都请假?” “不是,都辞职了。”说着将手中的信一扬,“一共四份辞职书。” “哪四位?” 辞职的四总长是外交伍廷芳、法务张耀曾、农商谷钟秀、海军程璧光。此外交通许世英、财政陈锦涛则因他案先后去职,代理的次长都出差去了,以至于只有一个范源濂出席阁议。 这样子从内部来倒阁,为段祺瑞始料所不及。当时走到范源濂面前,伸手相握,很感激地说:“静生,多承不弃,感激之至。” “总理身系重任,总以委曲求全为贵。” “委曲而能求全,我亦甘受委屈,”段祺瑞不愿多谈,连声说道,“多谢,多谢!”说完,将手放了开来。 于是范源濂鞠个躬走了。段祺瑞在他自己的椅子坐了下来,好半天不作声。 “辞职的理由是什么?” “总理何必问理由?真正的理由,不会形诸文字的。” “伍、程辞职,不足为奇,他们本来就是西南那面的;张镕西辞职,一定是为昨天的事引咎。我就不明白,何以谷九峰亦跟我捣乱?”段祺瑞问,“君劢在不在?” “秘书长,”有个秘书推门进来,一看段祺瑞也在座,便先向他行了礼,然后才向张国淦作未完的报告,“公府丁秘书长有电话。” “一定是说昨天那件事。”段祺瑞站起来说,“跟丁佛言谈完了,到我那里来。” 果然,段祺瑞料得不错,丁佛言告诉张国淦,西南方面由孙中山领衔,岑春煊、章太炎、唐绍仪、唐继尧联名,电请黎大总统惩办滋扰国会的伪公民团分子。 “这件事非严办不可。”丁佛言说,“为段总理设想,应该赶快发布这个命令,越快越好。现在流言很盛,你总听到了吧?” “什么流言?我没有听到。” “只说一点好了,公民团的代表是陆军部的职员,可以想见幕后指使者是谁。” 张国淦在电话中报以长叹,说得一声:“我知道了。”随即挂断了电话。 到得段祺瑞的办公室,只见张君劢也在那里,看到他,都住了口。张国淦便将丁世峄的话转告了段祺瑞,赞成立即发布严办公民团的命令。 段祺瑞考虑了好一会儿才开口:“照这样子,是往妥协的路子上去走。发布命令以后,下一个步骤如何?现在就得研究。请你打电话给又铮,马上来。” 张国淦如言照办,等办好严惩公民团的“府稿”,派人送出,徐树铮也到了,一起在总理办公室密谈。 “你大概还不知道,”段祺瑞对徐树铮说,“今天召集临时阁议,只到了一个范静生,其余的都辞职了。” “这也不是意外。”徐树铮说,“正不妨趁此机会,改组内阁。” “是的。”张国淦乘机进言,“参战案通过了,要成立国防内阁。不如先改组,容纳了国会中最大的两派,参战案自然就能顺利通过。” 段祺瑞不作声,只看了徐树铮一眼,意思是要他来发问。 “乾若兄,”徐树铮说,“这个团结一致的原则,是可以接受的,但要看改组的办法。国防内阁自然以权力集中为原则。是不是?” “一点不错。”张国淦说,“权力要集中,人就不能太多。我想除总理以外,阁员以六位为原则。” “这六位是如何分配呢?” “鼎足之势。” “意思是请总理提两位,研究会、国民党各提两位?” “是的。” “我想,”徐树铮只看着段祺瑞说,“只要提出来的人肯合作,这个原则也未始不能接受。” 段祺瑞点点头,“任公跟济武是处得来的。”他问,“你们看国民党会提哪两个人?” “大概是岑云阶、唐少川。” “岑云阶也还罢了;唐少川,”段祺瑞大为摇头,“绝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