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成小叔子的掌心娇 第101节 (第2/3页)
也有八百,是谁动的手还真不好说。 国公爷皱着眉头,百思不得其解。 “屋子里可有留下线索?”国公爷又问了一句。 庄头想了想,摇着头答道:“除了窗子上留下的一大一小两个脚印,再无其他。” “可有打斗挣扎过的痕迹?” “不曾。” 国公爷再次陷入了沉思。 不曾有过挣扎打斗的痕迹,那就是说,崔氏是自愿跟着离开的! 换做是寻常的妇人,见到有人闯进屋子,定会大声的呼救。可偏偏,崔氏没有,还莫名其妙的跟着离开了,这说明什么? 她跟那贼人是认识的?会是宁哥儿吗,亦或是锦衣侯府的人?国公爷忍不住猜测。 宁哥儿自小跟着老侯爷习武,飞檐走壁,不在话下。想要潜入屋子里将崔氏带走,易如反掌。可据他所知,宁哥儿近几日伴驾去了避暑行宫。伴君如伴虎,在帝王身边当差,可不能太过随意。因为一个不慎,就可能掉脑袋。 即便是轮值,避暑的行宫跟苏家的庄子相隔数十里,一个晚上,宁哥儿就算快马加鞭,也不可能一个来回。 至于锦衣侯府,国公爷觉得可能性并不大。崔侯爷自丢了官职之后,就一蹶不振,自顾都不暇,哪里还有心思管其他的事。 国公爷在写休书之前,就已经知会过崔侯爷。崔侯爷当时正为了官复原职而发愁,得知他要休妻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侯夫人倒是酸了几句,国公爷说不休妻也行,要将崔氏送去官府,公事公办,侯夫人立马就不吭声了。 况且,崔氏去庄子上也有好些时日了,都不见崔家派人去探望,分明就是没将这个嫁出府的姑奶奶当回事,又岂会大半夜的派人去把人弄出来? 思来想去,国公爷只想到一种可能。那便是,晋王。只有晋王有这个本事,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人带走。也只有他有这个动机。崔氏是瑗姐儿的生母,若是瑗儿求他,他答应下来也无不可。 最为可疑的一点,是崔氏的态度。她会闷不吭声的跟着离开,定是得知对方的身份,并且知道她的生命不会受到威胁。 若晋王府的侍卫亮出信物,崔氏自然就乖乖地跟着走了。 国公爷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老爷……”庄头见他的脸色越来越沉,不由得吓得打了个哆嗦。 国公爷回过神来,抬手将他打发了出去。“你且先回庄子上去,记住,此事万万不可张扬出去。否则,为你是问!” 庄头还以为免不得要挨一顿板子,没想到国公爷竟这么轻轻地放下了,立马连连应是,连滚带爬的出去了。 国公爷坐在书案前,眉头紧皱,就没有一刻松开过。 苏承安寻过来时,国公爷还在为了此事苦恼。 “你来的正好。”国公爷近来有什么事都爱跟这个长子商量,便毫无保留的将崔氏的事儿跟他说了。“你说说看,有无这种可能?” “有这等事?”苏承安听完他的陈述,亦是大感意外。 “为父实在是猜不透这其中的缘由。”国公爷长叹一声,道。 苏承安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若真的是晋王所为,他大可以直接开口问您要人,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经他这么一说,国公爷不禁醍醐灌顶。“难道不是他?” “不太合常理。”苏承安分析道。“以晋王的性子,根本不屑用这般迂回婉转的方式。” 国公爷点头,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 “可除了他,为父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人会跟崔氏扯上关系。”国公爷恼火的捶着桌子。 “这还不是最头疼的。”苏承安轻蹙着眉头说道。“父亲可还记得,张御医曾断言,崔氏有很严重的心病,且这病兆并非短时日内形成,极有可能在年轻时就有了,万万不可让她独自一人,需有人看着,否则会酿成大祸。” 国公爷之所以将她送去庄子里,也是这个缘故。毕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