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灵发 (第2/2页)
与销路,石天两人负责运输与货源。 销售出去后,纯利润五五分账,萧小石一人五成,石天两人分另外五成,至于石天两人怎么分配,萧小石没有过问。 表面上看,石天两人很吃亏,其实不然,若不是亲戚关系,又相互信任,萧小石完全可以雇佣石天两人,那样的话,两人的报酬要低得多,毕竟生意是萧小石带来的。 不过,为了解决本金问题,萧小石想了个巧妙的法子,若渔民愿意将货款延压到下一次,那么收购的价格是四角一斤,要知此时田螺的收购价,仅有两角钱一斤。 这个方法除了能解决本金问题,甚至还有一个精妙的好处,那就是,还能迅速解决竞争对手,让那些收购田螺的小贩收不到货源。 如此一来,没了竞争对手,收购的场面必定火爆,可问题又来了,四角一斤收,五角再卖给顾老板,似乎没得赚头。 别急,萧小石还有后手,那就是将田螺收来后,再在一张特制的铁砂网上过一遍,将田螺分成大小两批,小的给顾老板,而大的,则当作食材卖到市场。 大家都不知道,眼下水产品流通不畅,外地城市的食用田螺非常紧俏,一旦发到外地城市,起码一元五以上,萧小石设计的真正利润,就出在这里。 他当初之所以定小田螺给顾老板,就是为此事做伏笔,当然了,所有的前提,都需要萧小石能将大田螺卖出去,否则一切都是空话。 萧小石没像后世那样,亲自跟进石天他们的收购,而是让石天喊人,将自己送到岸上,立即赶回县城,甚至连老家都没回。 渔民是朴素的,尤其还有石天姐夫出面,货源收购完全没问题,甚至数量只多不少,因为一般到最后,渔民都会将零头赠送,这个零头,可都是好几十斤的重量。 眼看临近傍晚才回到县城,萧小石顾不得休息,立即火急火燎地赶往山城路,县水产供销公司就在这条路上,若是去迟了,人家都下班了。 此时大多数是国营单位,连葛武寇都是国企职工,就是所谓的铁饭碗,也正是这一年十月,国家提出建立市场经济,很多计划经济企业才纷纷破产,算是打破了铁饭碗。 而最先被打破的,就是完全依靠计划统筹的供销体系,可此刻这些单位的职工,并没有这种觉悟,依旧是办事难,脸色差,萧小石就面临这种待遇。 当萧小石风尘仆仆,终于在临下班前赶到水产供销公司,却在门卫那里就先吃了闭门羹。 在门卫室,萧小石对门卫客气地问道:“同志你好,请问周经理在吗?” 所谓的门卫室,就是院子大门口的一个小瓦房,而他口中的周经理,则是水产供销公司的负责人,后来承包了公司。 一位五十岁左右,叼着烟卷、吸着拖鞋的大叔,闻声走了出来,见萧小石是个穿着普通的少年,顿时神情不屑地斜睇萧小石,甚至还粗暴的挥手驱赶道: “哪来的小家伙,一边呆着去,周经理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下级乡镇找周经理办事的人很多,一般门卫室都能收些小礼物,萧小石不但年少寒酸,且还不带礼物,门卫大叔能给好脸色才怪。 尽管这门卫的言行粗暴,但萧小石却不怒反笑:“这位大叔,若你不放我进去,那就自己通报一声,就说省水产二公司有人找她。” 这位周经理,在后世承包了公司后,与萧小石多有生意往来,门卫大叔的话,证实了萧小石的试探,知道此时周经理已是话事人了。 而他口中的省水产局二公司,正是顾老板的万亩蟹塘,这是早在七十年代末,就承包出去的省属水产企业,虽在都梁境内,却是级别更高的单位。 顾老板刚接手蟹塘不久,周经理很想得到顾老板的货源,因其他兄弟城市,尤其是省会金陵市吃水产难,作为洪泽湖畔的水产大县都梁,被安排的供货任务还是很重的。 “呦呵,人不大口气倒不小,你怎么不说自己是省水产局的领导呢。”门卫大叔愣了愣,随即脸色变得难看起来,言辞也显得愈加刻薄。 作为县水产公司的职工,他对省水产局二公司并不陌生,知道人家比自家级别还高,眼前这少年人,简直是在吹牛皮嘛。 还没等萧小石开口,一个威严的声音,就从院内传来:“老孙头,你这是怎么回事,门口闹哄哄的像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