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楼之孤家寡人_12 (第4/4页)
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够恍惚记得女儿小时候扎着羊角小辫,穿着花裙子的模样,越往后,女儿的模样都变得模糊不清起来,脸上不由显出了挣扎之色。 全福在一边伺候着,发觉不对劲,连忙唤道:“殿下,殿下你怎么了?” 徒景年一下子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眼睛有点湿润,连忙抹了一下眼角,说道:“没什么,只是忽然想起母后了!” 全福连忙亲自打水绞了毛巾给徒景年擦脸,口中劝慰道:“皇后娘娘那是天上的仙女,是回天上享福去了,若是娘娘在天上看到殿下伤怀,岂不叫娘娘也跟着伤心!” 徒景年听了,心中却是苦笑,苏皇后是升天了,可是自己的女儿呢,就算是还活着,也永远见不到了!嘴上却是嗯了一声,道:“不过是情难自禁罢了,此事不可告诉父皇,叫父皇知道了,为孤忧心,明白吗?” 全福赶紧应了下来。 不过,全福不说,自然有人说,很快,承庆帝那边就得了消息,忙问怎么回事,过来回话的高振谨慎道:“回圣人的话,殿下本来好好的,在看一本刚刚寻来的野史志异,进上来的时候,奴婢也瞧了一眼,上头无非是些杭州这边的民间传说,并无什么出格之处。殿下看了一会儿,却有些出神,然后瞧着便有些难过起来!” 承庆帝琢磨了一下,不由心中暗叹,徒景年原本是在苏皇后身边养着,苏皇后那时候给徒景年启蒙之余,也会给他讲些民间传说,想必是想起当年的事情了,心情顿时复杂起来,儿子是个长情的,不像是别的人,一丁点大的年纪,别人不说,很快自个都不记得了。只是,多思也伤身,琢磨了一下,便命人给徒景年送上一碗安神汤。 徒景年那边看到安神汤,自然知道有人跑过去将事情说了也不追问,将安神汤喝了,干脆直接解衣睡觉。安神汤效果很好,徒景年晚上连个梦都没做,醒来的时候,又是那个温文有礼,独具风仪的太子了。 承庆帝见徒景年一如往常过来请安,心里委实松了口气,拉着徒景年的手,叹道:“死者已矣,只有你过得快活,你母后才会安心,日后不可如此了!” 徒景年乖乖点了点头:“儿臣知道了!” 承庆帝也是点点头,然后道:“这样才好!先去用膳吧,等用过早膳,咱们便去观潮!” 作者有话要说: ☆、第章 钱塘江潮的确非常壮观,坐在观涛亭中,看着那近十丈高的潮头接二连三掀起,的确叫人比较震撼。杭州本地还安排了不少活动,专门招募了许多水性精湛的弄潮儿,在江潮中表演。 不过,观潮回来,不知听说了什么,承庆帝原本比较高昂的心情却显得低落了下来,哪怕面上依旧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但是,徒景年跟在他身边时间长了,却发现承庆帝有些阴沉。 回了织造府,承庆帝还和颜悦色地让徒景年回去休息,又接见了一些当地的官员,等到自个待在屋里的时候,脸色直接阴沉了下来,将手中从宫中带出来的一只哥窑盖碗直接砸碎在了地毯上,织着复杂图案的羊毛地毯一下子湿了一大片,暗色的茶叶散在上头,更是刺眼无比。 “朕倒是不知道,自己治下竟有那般的能人,都富可敌国了呢!”承庆帝想到之前偶然听到的窃窃私语,不由怒火高涨起来。 曹安平垂手站在一边,恨不得直接变成墙上的壁画,承庆帝说的事情,他自然也是知道得,之前观潮的时候,承庆帝因为多喝了几杯茶水,便想要松散一下,结果就听见不远处几个打杂的人一边坐在地上喝水躲懒,一边窃窃私语。 那两人本就是观涛亭这边的杂工,在后面做些粗活的,今儿个圣驾到了,他们也没机会到前头面见圣颜,前些日子也为了迎接圣驾,很是费了不少力气,今儿个也就没多少活可以做了,刚刚就偷偷摸摸跑过去看江潮了,刚刚才回来,这会儿在那里津津有味地讲着江边的事情。 刚开始说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说这次专门挑了多少弄潮的人,还专门做了多少花船云云,结果另一个人却开口道:“虽说今年场面大,不过论起派头来,还是不如往年的!” 旁边那人居然也是深以为然的口气:“可不是,本来以为今年圣人老爷过来了,派头要更大呢,我家小儿子今年也被选去弄潮了,早知这般,就不鼓动他去了,他今年可不年轻了,本来还想着今年弄点好彩头,正好给他聘个县城里头的闺女,也好成家立业呢!”